袁幽薇:共克時艱,堅定信心,提出全球發展倡議
- 發布時間:2021-09-28 10:24:51
- 來源:中宏網
習近平主席近日在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在全球疫情出現反復,世界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經濟全球化進入低潮的時候,中國最高領導人對全世界發出了《堅定信心、共克時艱、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時代最強音,首次向國際社會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希望國際社會團結起來,共同應對挑戰,從而轉危為機,推動更加強勁、綠色和健康的全球發展,構建人類命運發展共同體。
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相互作用,世界范圍內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調整和重構,全球經濟遭受重創,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差距更是不斷擴大。發展中國家面臨經濟、社會和環境等方方面面的挑戰,減貧成果消失殆盡,同時獲取疫苗更是困難重重,全球可持續發展面臨艱難時刻,世界又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
在此特殊歷史背景下,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提出“四個必須”,即我們必須戰勝疫情,贏得這場事關人類命運的重大斗爭;我們必須復蘇經濟,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我們必須加強團結,踐行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國際關系理念;我們必須完善全球治理,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而這些課題都是國際社會亟待解決的難題,更是取得更大發展所必須過的坎。
習近平主席在此重要場合向國際社會首次提出全球發展倡議,強調“六個堅持”,即堅持優先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普惠包容,堅持創新驅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行動導向。通過這“六個堅持”來呼吁國際社會共同努力,團結一心來推動全球發展邁向平衡協調包容的歷史新階段,并提出在減貧、糧食安全、抗疫和疫苗,發展籌資、氣候變化和綠色發展、工業化、數字經濟、互聯互通八個方面的合作設想與方案。
中國的全球發展倡議是中國向國際社會所提供的重要的公共產品和合作平臺,旨在填平世界的“發展鴻溝”,最大限度凝聚各方共識,推動世界各國在困難面前堅定信心,轉危為安,轉危為機,為構建人類發展命運共同體而共同努力。
在世界經濟發展面臨巨大困難的情況下,全球政治格局也在進行深刻復雜變化。一些國家在此困難時刻,不僅不與相關國家團結起來,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反而一心只求自保,以鄰為壑,不僅在經濟貿易問題上發難,更是公然高舉所謂的“意識形態”、“民主人權”的大棒,把中國樹立為靶子,企圖將自身經濟社會發展的問題推卸到中國身上。不僅如此,為其在國際社會上拉幫結派和搞小圈子張目,更是不惜歪曲多邊主義的內涵,動輒指摘中國是基于規則的國際秩序的破壞者。習近平主席強調,世界只有一個體系,就是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只有一個國際秩序,就是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只有一套規則,就是以聯合國憲章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中國已經用實際行動向全世界表明,中國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是公共產品的提供者,為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作者:袁幽薇,中宏觀察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國際經濟論壇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