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大金磚高質量合作 提振世界經濟增速信心
- 發布時間:2024-11-11 10:36:08
- 來源:中宏網
中宏網北京11月3日電(記者 王鏡榕 視頻報道 周子怡)金秋十月,習近平主席飛赴俄羅斯千年古城喀山,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這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后習近平主席首次出訪,也是金磚國家實現歷史性擴員后首次峰會。
推進大金磚高質量合作 提振世界經濟增速信心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大金磚合作’引領全球南方大團結,正在產生重要且深遠的歷史影響。”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交流部主任李立凡近日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時指出,此次峰會譜寫了金磚國家團結自強新篇章,開辟了全球南方發展繁榮新前景,中國再次發揮了作為金磚合作中堅力量、全球南方核心成員的重要作用。面對30多個國家希望加入金磚的強烈愿望,習近平主席強調,金磚國家要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初心使命,積極回應全球南方的呼聲,歡迎更多國家以多種形式加入金磚事業。
如今,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本次喀山峰會達成共識,決定邀請新一批國家成為金磚伙伴國,這是繼去年約翰內斯堡峰會歡迎5個新成員后金磚發展進程中的又一個重要進展,標志著金磚合作機制建設邁上新的臺階,金磚合作機制的代表性進一步擴大,感召力、影響力、生命力更加彰顯,已經成長為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的戰略性力量。
金磚國家有別于其他發達國家的發展軌跡,具有以下的發展優勢:
首先,金磚國家不斷加強對全球治理的關注,重點是建立一個獨立于西方的金融和經濟關系生態體系。要加強新金磚銀行建設,加快建立金磚國家間貿易不依賴美元的結算機制,逐步讓越來越多的伙伴國家參與進來。金磚國家不僅要討論問題,還要制定決策,并且保證決策的實施。這一機制的出現,將大大削弱西方制裁大棒的威力,對形成更加公平的世界經濟秩序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其次,金磚國家并無常設機構,但卻有聯系廣泛、議程豐富的內部協調機制和靈活的議題協商安排。金磚內部從議程設立和合作項目安排等方面強化了本組織的靈活性,以便在各種問題上以不同的速度開展合作,形成各種“靈活高效的集體”。無常設秘書處也為本組織在經費攤派等方面減少了開支,符合發展中國家的開源節流的本意。
再次,金磚國家以“多速模式”發展組織各領域合作,即以不同的發展速度以確保金磚國家的整體成功。各個國家在不同問題上主張不同的合作速度,包括逐步建立獨立于美元和西方機構的新的貿易結算體系和貨幣金融關系。本組織的“多速模式”將允許不同領域的“領跑者”在自己有興趣的問題上開展合作,而不一定要同時將這種合作擴展到組織所有成員。
最后,金磚國家并沒有一味地高速擴員,而是以伙伴國的模式強化凝聚力。在不放棄擴大原則的前提下,此次峰會顯示了降低擴大速度是可持續發展的要領,可以相信,在未來一兩年內重點加強與志同道合國家的關系。
中國成為金磚國家經貿的核心引擎
“金磚不斷塑造國際能源新市場。金磚國家不斷地增強對國際能源市場的塑造力。金磚成員國俄羅斯、巴西等國擁有大量油氣資源,中國、印度是巨大的能源消費市場,中國可再生能源產能繁盛,南非掌握清潔煤技術。”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交流部主任李立凡近日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時指出,擴容后的金磚機制占全球原油產量的43%,超過歐佩克機制的38%。金磚機制吸納沙特阿拉伯、阿聯酋、伊朗等傳統油氣生產國,埃及、埃塞俄比亞等能源過境國,加上中國、印度、巴西、南非等能源消費國,涵蓋上中下游石油產業鏈,有利于提升石油供應與議價能力,維護能源貿易通道安全,增強塑造能源市場體系和能源政策治理能力。
如今全球能源體系面臨逆全球化、貿易壁壘、“能源市場堰塞湖”等梗阻,金磚機制擴容后強勁的溶栓能力有利于疏通全球能源經絡。金磚機制擴容有助于提高全球能源互聯互通水平,推動區域能源市場的整合與發展。金磚機制擴容“為金磚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和貿易交流開辟新市場,有利于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南南合作,制衡西方經濟霸權”。俄羅斯、巴西、沙特、阿聯酋等產油國身兼金磚與歐佩克機制成員國,有利于加強新興市場國家的影響力。
中國成為金磚國家經貿的核心引擎。中國是金磚國家的核心創始國,自2009年葉卡捷琳堡峰會以來,中國加大了與其他成員國的經貿往來,中國與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等四個創始國的進出口貿易額由2009年的9602.1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23年的4.32萬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長率高達11.3%。隨著沙特阿拉伯、埃及、阿聯酋、伊朗和埃塞俄比亞加入金磚大家庭,金磚國家占全球貿易的份額超過五分之一,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擴大。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統計,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對其他金磚國家進出口4.62萬億元,增長了5.1%。
除了傳統的工業領域,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充分發揮各自中間品比較優勢,如今在高科技等先進生產力領域發展迅速,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對其他金磚國家出口集成電路、平板顯示模組、航空器零部件等中間品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這也反映出,中國正憑借制造業體系和技術優勢有力推動金磚國家新興產業發展。
金磚國家的發展順應了時代潮流和經濟全球化的大方向,前景不容小覷。現階段,金磚國家的增長模式多以工業和實體經濟為主,城鎮化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仍處于萌芽期或起步階段。作為新興經濟體的重要代表,金磚國家間的合作同樣具有示范效應,且有必要共同應對全球經濟治理進程中的新挑戰,也有助于構建公平公正的新的全球秩序。
總之,金磚國家的發展順應了和平、發展、合作的時代潮流,具有強大的生命力,金磚國家不斷發揮自身優勢和影響力,促進南南合作和南北對話,匯聚各國集體力量,聯手應對風險挑戰。
金磚國家的經貿合作成為國際經濟的火車頭
“金磚國家間的合作模式不同于傳統的自由貿易組織,在全球經濟走向逆全球化,各國各自筑建‘小院高墻’的同時,金磚國家卻發揮了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交流部主任李立凡近日就相關話題接受本網專訪時指出,在后危機時代,加大了市場改革力度,創造了國家經濟的逆勢增長。
根據數據顯示,1990-2019年,金磚國家在經濟建設上均取得了重大成就。據本次峰會的相關報道,1992年,G7占全球GDP的45.5%,后來組成金磚國家的五個國家占16.7%,但到了2023年,金磚國家占比達到37.4%,G7僅占29.3%,這種差距正在擴大而且將繼續擴大。過去10年,金磚國家GDP增量占全球40%以上。到2024年底,金磚國家預計平均增長4%,這超過了G7的1.7%和預計為3.2%的全球平均水平。
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次是印度位居第四,俄羅斯位居第六,巴西排名第八。這些深刻變化反映了金磚國家在重塑全球金融秩序中的潛力和重要性,金磚國家被公認為全球經濟復蘇進程的引擎。此外,所有金磚國家現已成為世貿組織、聯合國、二十國集團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重要的國際和多邊機構的積極參與者。它們在全球經濟和世界政治中的重要性還通過其他各種指標反映出來,例如外國直接投資流入和流出的趨勢,以及貿易開放度、外匯儲備和勞動力,說明金磚國家已經是世界經濟與政治進程中不容忽視的強大力量。
新經濟引導金磚發展的新方向。新經濟引入了新金磚的新方向。2017年8月,金磚國家的經貿部長會議中,各國一致通過了電子商務合作倡議,該倡議將中國的電子商務與金磚各國緊緊聯系起來,并利用中國的互聯網技術和新型的電商模式促使各國參與國際電子商務平臺建設。這樣的發展模式有助于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電子商務能夠減少國家間貿易的成本并提升效率。與此同時,根據阿里研究院發布的《金磚國家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7年金磚國家網民占全球網民的41.9%(估計超過14.5億人);網絡購物用戶占全球網購用戶的50.8%(估計超過8.4億戶);網絡零售交易占全球網絡零售總額的51.8%(11851億美元);跨境網絡零售交易額占全球跨境網絡零售總額的24.5%(1296億美元)。2022年金磚國家網絡購物用戶數將上升到13.5億人,占全球網絡用戶的比例預計上升到61%,金磚國家的電子商務快速成長,未來也將釋放出更大的商業價值。